设为首页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沈阳机床打造未来发展优势

时间:2004-10-29 00:00:00 点击量:

    在我们的视野中,有很多昙花一现的企业,几年前轰轰烈烈,一夜间轰然倒塌的案例并不鲜见。在快速扩张与发展中,企业自身没有得到相匹配的提高,内在"版本"没有得到相匹配的升级是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使企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沈阳机床就必须实现一次"版本升级"。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惠仁
  2004年8月16日,沈阳机床集团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会议主题鲜明:全面提升企业内在素质。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惠仁以形象的语言把全面提升企业内在素质称为"版本升级"。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思维,如同Windows从95升级到XP,沈阳机床提出的"版本升级",最终目的是使自己"功能"更强大。显然,沈阳机床没有满足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现状,再次吹响了超越自我的新号角。
  第一次"版本升级":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经济总量三年翻了一番
  在中国机床行业的老"版本"中,"十八罗汉"厂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业绩。当年的"十八罗汉"厂中有3个就在沈阳,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友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都曾以各自的产品占据"中国制造"的重要一席。经过几十年的跌宕起伏,"十八罗汉"厂的格局早已不复当初,但沈阳机床这个最大的"罗汉"却浴火重生,经营规模呈跨越式提升的态势,从而掀开了沈阳机床第一次"版本升级"的新篇章。
  经济总量在三年翻一番的基础上,2003年又实现了70%的高速增长;2004年1~9月份经济总量同比增长在80%以上。预计到今年年底,集团经济总量将是1999年的5.5倍;机床产量是1999年的6.5倍;员工年人均收入是1999年的3.6倍。
  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值数控化率由"九五"初期不足10%,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沈阳机床已经实现了主导产品由普通机床为主向数控机床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中高档数控机床批量进入国家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实现部分替代进口,2003年为汽车工业提供的数控机床占集团数控机床总销量的50%。
  核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已具备为国家重点项目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成套技术装备的能力。2002年通过竞标方式一举取得机床行业仅有的三个"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全面完成,取得了18项关键共性技术成果,实现了12项技术创新,延伸开发了6种新产品。
  上述仅是沈阳机床第一次"版本升级"的"简历",值得思考的是,沈阳机床的快速增长是在没有进行任何新的投入,没有上任何新的项目,没有进行任何兼并的条件下实现的,这是一条内涵式的发展之路。选择内涵式发展之路,源于沈阳机床这个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的国有企业对自身的深刻反省。集团董事长陈惠仁认为,在国有企业自身劳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极低的状态下,盲目地搞外延式扩张将毫无疑问地产生另外一个效率低下的新摊子,将造成国家资源的新的巨大浪费。理性分析使沈阳机床新一届领导班子做出了正确的战略选择。短短几年,沈阳机床潜在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竞争优势。1999年人均销售收入不足2万元,预计2004年将达到40万元,是1999年的20倍。这一数字与世界先进机床企业同在第一方阵。1999年,集团年机床产量仅有7700台,而2004年将达到5万台,是1999年的6.5倍。
  如果上面所述一切还都属于大背景,那么构成大背景的"细节"也许能使"底片"更生动。
  细节之一:沈一机牌数控车床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这是沈阳机床首次上榜中国名牌。作为中国最大的机床制造商之一,2004年9月沈阳第一机床厂创造了月产机床2600台的历史新高。
  细节之二:1996年,原沈阳第三机床厂从赫赫有名的"十八罗汉"跌入破产阵营,成为全国第一家破产倒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8年后,重组的沈阳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不仅还清了历史欠账,而且重新站立起来。今年前9个月,该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数控机床产值化率由30%上升到50%,成为机床集团名副其实的核心企业。
  细节之三:以为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提供高水平数控机床生产线而蜚声国内外的中捷机床有限公司,继续保持数控铣镗床国内市场领跑位置,2001~2003年,企业累计开发数控新产品18种。今年8月,他们分别完成了THA57400×800动龙门五面铣镗加工中心、TCH6580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及TH58200×500五轴联动龙门式加工中心等一批新产品的设计工作,这几种数控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细节之四:在第五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中捷摇臂钻床厂参展的GD400×280特大型龙门数控钻削中心荣获金奖。
  细节之五:从2000年起,包括重点院校的近2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加盟沈阳机床,其中不乏研究生和博士后。
  不论是"轮廓"还是"细节",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沈阳机床第一次"版本升级"的深刻内涵,同时也为第二次"版本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版本升级"---用全球化的视野打造企业未来发展优势,进军世界机床五强
  2004年8月31日,在中国(沈阳)第三届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召开之际,沈阳机床举办了第一届海外代理商(经销商)年会。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13个国家18家公司的外商代表出席。此举向国内外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加入世贸后,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限制已被打破,有实力、有条件的生产商在海外进行产品推广更加便捷。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内地市场对外开放,本土的企业就要与全世界的对手正面交锋。谁胜谁负,就要看谁有本领保持优势,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解读沈阳机床的第二次"版本升级"就不能不看到这个相关背景。也可以说,全球化视野和前瞻性思维决定了沈阳机床做出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
  其实选择早已开始。
  2004年年初,沈阳机床的决策班子就确立了两个战略转变的发展思路,即由内涵式增长向内涵与外延式增长并重转变;由本土经营向本土与跨国经营并重转变。要适应这样的转变,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新"版本",那就是企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现在非常缺乏的是把我们公司这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放在一个更高的坐标系当中来审视,应该放在世界先进企业、放在沈阳机床更高发展目标这样一个坐标系中审视和比较。"集团董事长陈惠仁这样阐述"版本升级"的要求。他进而认为:"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审视沈阳机床,我们就会非常忧虑地发现,我们差得还不少,我们的创造还很有限。"今年经济规模有望突破40亿元,已经圆梦世界20强的沈阳机床的掌门人,却如此评价自己的企业,人们感到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在竞争中笑到最后的,不一定是今天的领先者,也不一定是今天的挑战者和跟随者,它一定是那些能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造和创新的企业。他们总是及时寻求新的方法来维持或突破自己的行业地位,而不是固守已有成果坐吃山空。"版本升级"是在新形势下的未雨绸缪,是着眼未来的深谋远虑。当我们用这样的目光去审视和解读沈阳机床新"版本"的时候,就会发现志存高远的升级主线。
  2004年4月,沈阳机床提出数控机床发展战略,即数控机床产销量提速、数控新产品开发提速。用陈惠仁董事长的说法,这是"辽沈战役"中至关重要的"锦州战役",务求必胜。这是新"版本"的第一个强信号:从以数量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到以质量为主的经营模式,通过追求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形成企业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2004年7月,沈阳机床集团数控机床产业园区工程奠基仪式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项目总投资5.93亿元,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建设成为数控车床、大型设备、成套生产线的制造和研发基地。这个项目发出新"版本"的第二个强信号:沈阳机床实现"经济规模突破百亿元,跻身世界机床五强"的宏伟目标将在这里成为现实。至于新"版本"的核心内容,集团公司总经理关锡友做了这样的阐述:一是企业内部管理要由相对粗放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二是加速经营渠道整合及服务本地化建设,形成未来竞争优势。
  伟大的企业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能持久?美国著名商业顾问加里·胡伟教授这样阐述: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将洞察力和策略相结合,描绘出独一无二的企业愿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创建世界知名公司,这就是沈阳机床描绘的独一无二的企业愿景,而"版本升级"的目标也在于此。
  与本文开篇相对应的是陈惠仁的豪气冲天,可以作为新版本的序言来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沈阳机床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势能,向世界机床行业5强的目标发起最后的冲刺!"